伊莉討論區

標題: 楚漢相爭之垓下之戰 [打印本頁]

作者: jiunn36    時間: 2012-4-24 12:39 AM     標題: 楚漢相爭之垓下之戰

  漢四年八月,與漢軍對陟於廣武的楚軍糧盡;而劉邦也沒能調來韓信、彭越等人的軍隊,無法對楚軍進行最後的合圍。於是,雙方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爲界,劃分天下。

  隨後,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線路向楚地撤軍。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張、陳二人認爲:“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劉邦於是采納二人建議,遂背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作戰。大軍追至夏南時,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

  五年十月,劉邦親率二十多萬大軍追擊十萬楚軍至固陵(今河南太康)。但此時,韓、彭二人沒有一個出兵配合劉邦。項羽知道後大怒,於清晨在此地發動突然反擊,斬殺漢軍近兩萬餘人,再次將漢軍擊敗。劉邦慌忙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又一次合圍了劉邦。

  堅守壁壘的劉邦向張良詢問:“諸侯不從約,爲之奈何?”張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爲戰,則楚易敗也。”

  於是,劉邦采納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封給彭越。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爲報酬,終於搬動了韓、彭二人,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劉賈率軍聯合營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共同發動對項羽的最後合圍。垓下之戰隨之開始。

  齊王韓信親率三十萬大軍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梁王彭越率軍數萬從梁地出發,先南下後西進,於劉邦本部軍共同逼楚軍後退;漢將劉賈率軍數萬會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萬,自淮北出發,從西南方發動對楚地的進攻,先克壽春,再攻下城父並將此城軍民全部屠盡;而鎮守南線的楚將大司馬周殷卻在此時判楚,先屠滅六縣,再與英布、劉賈會師,隨後北上合擊項羽; 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多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七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後撤。  

  漢五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五路大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南,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基本完成了對10萬楚軍的合圍。劉邦立刻任命韓信爲聯軍統帥,指揮大軍作戰。韓信命劉賈、英布軍自南將楚軍外圍出路全部封閉,命彭越軍自北封閉通路,韓信軍三十萬於劉邦本部軍主力則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萬楚軍發起進攻,展開決戰!

  當時的情況,楚軍處於絕對劣勢:

 一、西楚國位於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十萬楚軍成爲絕對的孤軍。

 二、楚軍缺糧已經幾個月,士兵饑餓,軍隊根本沒有半點補給。

 三、漢軍聯兵約七十萬,且精力飽滿、糧食充足、士氣旺盛,而項羽孤軍十萬,連續久戰疲憊,決戰之時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而楚軍剛從廣武前線上撤下來,未經補給,多爲穿著夏秋季的裝備,寒冷饑餓,士氣潰散。

 四、漢軍分五路有秩序推進,先占楚土,再行合圍,步步爲營,包圍圈完善,楚軍難以發動突然性的反攻。

 五,楚軍離江東五郡距離遙遠,即使沖破包圍圈,也很難在漢軍的追擊下及時回到己方領土,可以說是“突圍無效”。

  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韓信三十萬主力於劉邦本部軍二十多萬合兵一股,排出五座連陣,向盤距於垓下困守的十萬楚軍發起了最後的進攻!

  韓信率主力大軍五、六十萬,排出了這樣一個陣形:韓信親率三十萬大軍居中,爲前鋒主力;將軍孔熙率軍數萬爲左翼;陳賀率軍數萬爲右翼;劉邦率本部主力尾隨韓信軍跟進,將軍周勃率軍斷後。

  而項羽方面,對於楚軍而言,現在的情況即不能守、也不能退。後勤斷絕、無糧而守,無異於坐以待斃,等死! 後退則江北四郡皆已經被占,無路可退;退回江南則路途遙遠,且道路被劉、英軍所阻,必陷於漢軍前後夾擊之中,一樣是死路一條!

  當時的項羽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以一次楚軍最擅長的強力突擊突破韓信三十萬前軍直接打掉劉邦這個中心指揮系統,以此擊潰敵軍,扭轉戰局!

  而韓信的心中也應該十分清楚,楚軍除了靠一次斬首突擊之外根本是別無他法。所以,韓信故意將自己的指揮部設在三十萬大軍所組成的數道鐵牆的最後方,後面緊挨著劉邦本部十幾萬大軍,最後面是周勃軍;同時左右方各有孔熙、陳賀兩個大陣配合。

  韓信的這種排陣方法道理很簡單,項羽若想發動進攻突破了三十萬大軍的戰陣本就很不容易,他躲在最後就能使自己的指揮部盡可能必免被打掉;而如果項羽突破了三十萬大軍的戰陣、則其可以迅速回退至劉邦十萬主力的保護之中,繼續保持指揮系統的存在;如果連這也被突破,那就由周勃的後軍負責掩護劉邦和韓信二人逃離戰場;而最重要的是其左右兩翼的兩個大陣,項羽一旦發動中央突破戰術、向聯軍指揮部發起進攻,則左右軍可以趁機向楚軍後方迂回、改進楚軍側後,以遷制楚軍的中央突破。這場戰鬥楚軍能否勝利,只能取絕於項羽的一次沖鋒能否在漢軍左右軍完成迂回以前得手。如果漢軍左右軍完成迂回前漢軍的指揮系統還存在,那麼楚軍就將失敗。這一點,雙方主帥都非常清楚明白。

  老實說,無論此戰的結果如何,這一仗的藝術美感都不高,雙方都談不上什麼出色的戰術運用。

  就這樣,戰鬥打響了。

  首先,韓信率五陣大軍先行向楚軍發動挑腥性進攻。項羽立刻率十萬楚軍發動中央突破作戰,矛頭直制韓信本部。項羽親自率軍出擊,沖鋒在前,楚軍以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隨其沖鋒。漢軍接戰,前陣立刻被擊潰。韓信立刻命令大軍後撤,以三十萬大軍爲屏障掩護指揮部和劉邦的十萬人馬向後退去。漢軍且戰且退,楚軍則是繼續孤注一擲的瘋狂突擊,項羽本人更加是一馬當先,沖鋒速度之快甚至將十萬楚軍將士統統甩在了後面,連楚軍騎兵都沒有一人能趕上。一路上,漢軍如烏雲一般層層疊疊,一眼望去,滿上遍野。項羽率十萬將士猛打猛攻,連破漢軍數道防線,三十萬大軍潰散一半多,一路之上無人可擋,直殺向韓信本人。

  而另一方面,當韓信以前陣爲屏障掩護劉邦軍回撤退避的同時,孔熙、陳賀所率的左右兩軍也自楚軍左右兩側進行著迂回機動,其意思便是爲了節制楚軍進攻側翼、分離楚軍騎兵步兵之間的配合、遷制楚軍進攻。

  垓下之戰經過半日撕殺,楚軍破軍無數,韓信的前軍幾乎被打成了廢渣,但項羽依然沒能突入漢軍指揮部,韓信始終不斷的向後退卻,始終沒有出現在項羽面前。而項羽過於猛烈的沖鋒,卻明顯拉開了軍隊前後的距離。當時的楚軍,項羽本人脫離全軍沖風在前、沖開敵軍一道道兵列線;後面是速度較快的主力騎兵急趕項羽、並將被項羽本人打開缺口的漢軍散兵一一沖散踏過;而最後面的是速度最慢的步兵部隊,他們與未被騎兵踩死的漢兵一邊撕殺一邊繼續追趕騎兵。楚軍隊形越來越散、越拉越長,已經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之間的配合。

  戰至下午,漢軍中軍一退再退,左右兩軍迂回急進,終於完成了前後夾擊之勢。漢軍左右軍隨之投入了對楚軍後方則翼的進攻,以緊密的陣形兩面壓來,迅速合圍了落在後面的楚軍步兵。楚軍將士殊死抵抗,兩軍官兵絞鬥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戰狀態,將楚軍步兵、騎兵一分兩半,楚軍攻勢隨之被遷制。項羽不得已,只好率殘存騎兵回師而去、救援步兵。

  當得知左右軍完成迂回並發動了對楚軍後方步兵的進攻之時,韓信隨即組織反擊,並將劉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軍投入反沖擊。

  漢軍向項羽和楚軍前鋒騎兵反撲而來。數十萬漢軍向楚軍發起了前後夾擊。項羽見勢不妙,立刻率全軍向反方向突圍,沖開漢左右軍的包圍,退回營中。此戰,楚軍陣亡四萬,被俘兩萬,僅剩不到四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漢軍亦傷亡十幾萬,付出了遠高於楚軍的代價。

  隨後,韓信率領全軍、並收攏此前被楚軍沖散的部隊全數壓上,並徹底包圍了楚軍大營。 至此垓下決戰到此結束。


作者: st851430    時間: 2012-4-25 08:13 PM

這場戰爭最著名的故事應該就是四面楚歌外加殺虞姬這兩個(或者一起談)  這場戰爭可以說是君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最佳範本  不過只要贏了  誰敢說什麼
不過韓信的排陣法真的很機車  因為這是很明顯的消耗戰  而劉邦耗的起而項羽耗不起  這場戰爭除非天佑(也就是發生意外)  否則項羽必輸
作者: S3BL412_FB4748    時間: 2012-4-27 12:13 AM

本來有張良,再加上陳平;還能不贏嗎?
作者: stevenswang    時間: 2012-4-27 08:26 PM

好細膩的戰術~雙方主帥所想都已經定案~
作者: payton01    時間: 2012-4-28 09:47 PM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千古不變的硬道理
不過項羽也有他失敗的地方~~~不然也不會輸的那麼慘
作者: 小豬王    時間: 2012-5-14 02:45 AM

不講信用的人獲勝了
怎麼向後代子孫解釋呢
或許中國許多狗屁倒灶的傳統都源於此
作者: panfox    時間: 2012-5-14 10:57 AM

果然是毫無戰爭美感的消耗戰
韓信以壓倒性的兵力包圍項羽,擺以縱深陣誘項羽深入,也難擒項羽於陣中
項羽果然是勇猛無匹之輩
作者: blackrabbittw    時間: 2012-5-14 11:17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m11482000    時間: 2012-5-16 02:00 PM

困獸之鬥的項羽一樣令人膽寒,.我想韓信也很後悔幫了劉邦,招致日後殺身之禍.
作者: lilfox11    時間: 2012-5-16 02:38 PM

在楚漢時期,戰場上對戰,項羽可以說是沒有敗過.....
戰場上的指揮藝術,項羽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霸王

但可惜的是,項羽的大局觀太差了....

彭城一戰,項羽以 3萬軍騎,千里從齊國奔回來硬戰 劉邦和韓信的50萬人
以韓信的能力,正面對戰還是被項羽給殺的全軍潰退.....可見項羽戰場的指揮有多強

因整體大局觀沒有.....所以才會導致垓下被劉邦的精兵斷糧合圍...
不過在絕對的劣勢,還可以率隊突圍成功,可見項羽有多強.....
但,我認為就算項羽回到江東,還是失敗收場,個人性格上的問題,很難解決...
作者: mike123321123    時間: 2013-2-12 02:43 PM

這不是什麼不講信用
在戰爭中這叫
兵不厭詐
作者: 雞36    時間: 2014-2-7 04:58 PM

劉邦真的要感謝後代子孫很爭氣~否則他會有千古罵名的
真是運氣好到破表
作者: skaa5020    時間: 2014-2-9 05:24 PM

lilfox11 發表於 2012-5-16 02:38 PM
在楚漢時期,戰場上對戰,項羽可以說是沒有敗過.....
戰場上的指揮藝術,項羽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霸王

我在想你是不是把韓信和韓王信搞錯了
兩人同名同姓卻本領天差地遠

1有記載韓信並沒有參與彭城一戰
2劉邦沒與韓信一同作戰過
3韓信作戰幾乎都是以少勝多(除了十面埋伏)
哪來韓信帶56萬與項羽3萬交鋒
4要是"真是"韓信領兵56萬會毫無招架之力?
"兵仙"是被叫假的嗎?

不合理之處非常多

所以不得不懷疑一下你的史料出處
作者: lilfox11    時間: 2014-2-9 06:10 PM

本帖最後由 lilfox11 於 2014-2-9 07:08 PM 編輯
skaa5020 發表於 2014-2-9 05:24 PM
我在想你是不是把韓信和韓王信搞錯了
兩人同名同姓卻本領天差地遠

韓王信 是韓王信

韓信是韓信,這我是知道的.......

只是我以前是記得 韓信是和 劉邦前往 彭城
在說了,就算有 56萬人,但本身又不聽號令,韓信又沒辦法
(大多為其他諸侯王的士兵)

但剛剛看了史記 韓信篇

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閑,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而彭城之敗是三月份的事情
所以應該是劉邦在三月份時,在彭城被項羽擊敗
而四月份的時候,韓信才到彭城附近 收留敗兵,和劉邦會合
也就是當時,韓信不在場
作者: skaa5020    時間: 2014-2-9 06:49 PM

lilfox11 發表於 2014-2-9 06:10 PM
韓王信 是韓王信

韓信是韓信,這我是知道的.......

所以阿

韓信當時並沒與項羽交鋒
當然被打敗的是"劉邦"
而不是韓信了


作者: 劍雪狂歌    時間: 2014-2-12 03:30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ippleenglish    時間: 2014-2-13 07:35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evenswang    時間: 2014-2-14 10:32 PM

我想最近大陸劇~很多真有考究歷史來演出~楚漢傳奇裡~韓信確實有去解救過劉邦~劉邦在彭城之戰慘敗,退至滎陽。蕭何即動員關中老弱和未傅者,讓韓信帶往滎陽前線救援劉邦。之後,韓信率兵在京城和索城(都在滎陽附近)之間擊退楚軍,使楚軍不能西越滎陽。
作者: max12006    時間: 2014-2-15 01:47 AM

劉邦身邊人才濟濟
而且大多都能發揮所長
反觀項羽
身邊人才比不上劉邦就算了
身邊的人才卻無法完全被善用
這也是一大敗點

作者: awwwa1228    時間: 2014-2-16 03:09 AM

看過很多分析劉邦成功項羽失敗的原因,
但想提出一個想法是...
項羽為什麼需要畏懼劉邦???
在那個時代他是誰都不怕的,
憑著他自己就可以打下天下,
在項羽當上西楚霸王之前
項羽根本就有驕傲的理由~~~
但一切的關鍵點在於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之後,
從此之後局勢就大改變了...
韓信暗渡陳倉帶劉邦出關中,
自此就開始幫劉邦打下一片之前項羽打下的江山...
項羽的勢力也開始慢慢的變弱...
劉邦有張良、蕭何、陳平等人才也好,
鴻門宴殺不殺劉邦也罷,
如果韓信沒有冒出頭,
基本上我認為項羽是有足夠的能力把劉邦消滅的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65.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